混合制造業中ERP系統的分類及應用研究 |
發布時間: 2012/8/17 9:04:11 |
ERP軟件供應商也就不能以一種標準軟件模式應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他們必須改變傳統的僅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類型企業管理模式狀態,提供更豐富的功能,支持企業出現的混合制造模式。
(一)混合制造的概念和分類 各制造業企業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別,從企業的生產類型、生產工藝過程、產品的品種和數量、生產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等都會有很大差別。特別是當前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很多企業向全球化發展,這使企業生產經營方式更加復雜化和多樣化。很多企業改變了過去那種單一生產類型和管理模式的狀態,在一個企業中往往包含著多種生產類型和管理方式。這對于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模式和管理應用軟件功能必然會提出新的要求。當前ERP是制造業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通用模式,由于制造業企業呈現的這種混合模式日益增多的趨勢,企業對ERP功能的需求也呈多樣化發展。因此,ERP軟件供應商也就不能以一種標準軟件模式應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他們必須改變傳統的僅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類型企業管理模式狀態,提供更豐富的功能,支持企業出現的混合制造模式。 所謂混合制造模式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包括以下幾種: 1)生產類型的混合 這是最普遍的一種,例如,在離散制造業中根據生產的批量和重復的程度,可分為大量流水生產類型、多品種小批量生產類型、單件生產類型三種。在當前很多大型制造企業中,往往出現兩種以上生產類型的混合,出現最多的是多品種小批量生產類型與大量流水生產類型的混合。如汽車制造業就是這種混合類型最典型的實例。在汽車制造過程中,從焊接到噴涂再到部裝,最后到總裝,這個過程都是流水線生產;而沖壓件生產又是多品種批量輪番生產。在一些大型復雜產品制造企業的生產中,如重型機械、大電機、汽輪機、船舶等,很多是多品種小批量生產與單件生產類型的混合。這就要求ERP軟件提供支持混合制造的管理功能。 2)不同生產過程的混合 在制造業中主要有流程型和離散型兩種生產過程,流程型的生產過程是連續不斷的,工藝過程的加工順序是固定不變的,加工對象按照固定的工藝流程連續不斷地通過一系列設備和裝置被處理成成品。如化工、煉油等。離散型也叫加工裝配型,它的產品是由許多零部件構成的,各零件的加工過程是彼此獨立的,所以整個的生產工藝是離散的,制成的零件通過部件裝配和總裝配成為產品。如機械制造等。所謂過程混合是指以上兩種類型的混合,即流程型和離散型的混合,這種過程混合類型也被稱為半流程型。如啤酒、制藥等。比如,啤酒生產的整個過程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從麥芽的粉碎到糖化、糊化、煮沸、冷卻、發酵這一工藝階段的生產過程完全是典型的流程型生產,原料(如麥芽等)進入加工設備以后,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或生物的加工后,變成液態啤酒發酵液。而從發酵罐出來,經過濾酒、清酒、灌瓶、包裝到成品這一工藝過程又是離散制造類型。這就要求ERP軟件不但能解決流程型生產類型的管理問題,還能解決離散型生產管理問題。 3)不同經營方式的混合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企業的經營方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那種傳統的單純的國有化經營模式越來越少了。各種方式的外向型經營、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個體經營越來越普遍,企業經營管理體制、核算方式、銷售市場和進貨市場、合作與外協生產等新生事務層出不窮。這都為管理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ERP系統應適應這種變化,為企業提供多種管理模式所需要的特殊的業務處理流程和多種財務核算方式,以及多幣種、多語種的等功能。 4)制造型與分銷型的混合 制造業企業當然是以制造產品為主,任何一個制造業企業都必須具有制造功能。在一些制造行業,如機床、工程機械、紡織機械、煙草機械、印刷機械等,產品結構非常復雜,由成百上千的零部件組成,每個零件又由幾道甚至幾十道工序加工成的,因此,生產計劃和生產組織非常復雜,要求ERP軟件配置強大的生產計劃和加工制造管理功能。在過去的經濟環境中,傳統的制造業企業功能較為單一,一般制造企業專營制造,流通部門專門負責銷售,社會分工十分明確,對 ERP軟件功能配置的要求也比較單一。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各行業間的相互滲透加劇,技工貿一體化的企業大量出現。 很多企業不但具有制造能力也具有分銷能力,特別是一些消費品、食品、飲料等行業,其生產過程過程和產品并不復雜,生產管理難度并不大;但企業的銷售網絡卻非常龐大,具有多級的銷售渠道,要求管理軟件有強大的分銷管理功能,在這種企業中分銷管理的難度要比生產管理復雜得多,而且分銷管理的好和壞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能力。如大型的乳制品公司或肉制品公司,它們的銷售網絡非常龐大,在總公司下設有多個銷售分公司,分公司下又管理著很多的分銷商、代理商、批發商等,分銷商一級下面又有眾多的零售商。這種復雜的銷售渠道的管理要求ERP軟件提供完善的分銷管理功能。 從以上分析可見,由于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為了適應這種經濟環境,就必須打破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傳統的組織方式,采取各種靈活有效的形式組織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提高企業競爭能力。混合制造模式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在當今的制造業企業中多種形式的混合制造方式普遍存在。這種狀況的出現,對ERP軟件提供商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ERP軟件增加混合制造方式的管理功能以適應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因此,我們在實施ERP的過程中研究混合制造模式,熟悉混合制造各種方式的特點和運作規律,對企業成功實施ERP系統具有重要意義。混合制造模式種類繁多,涉及的技術問題非常復雜,本文不可能全面論述,下面僅對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類型的MRPII模式與適應大量流水生產類型的JIT模式的混合的有關問題談談粗淺看法。 (二)MRPII與JIT混合模式 (1)背景和概念 眾所周知,作為制造業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通用模式的ERP軟件是以MRPII(制造資源計劃)系統為核心的。MRPII系統最早成功地應用在多品種小批量制造企業中,它的核心部分是物料需求計劃(MRP)。MRP借助產品結構數據(BOM)、庫存數據、工藝路線數據、工作中心數據等,根據市場和客戶訂單需求的產品,計算出企業生產這些產品所需要的自制零部件的生產計劃和外購原材料及外購件的采購計劃,指導企業的生產和采購活動。 隨著市場競爭和企業的發展,僅僅解決物流和生產管理問題已經滿足不了企業的需要了,制造業企業要求管理系統在更大的范圍優化和管理企業的資源,特別是物流和資金流的集成,企業要求管理系統以資金為杠桿調控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在這個背景下,制造業管理軟件在MRP系統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制造資源計劃(MRPII)系統。 MRPII系統成為西方20世紀80年代制造業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主流模式。 日本豐田首創的準時生產管理模式(JIT)的成功向西方傳統的管理模式MRPII提出了挑戰,JIT應用的成功引起世界的注意。JIT不僅是一種生產控制的方法,還是一種管理的哲理。它強調的是找出并 消除生產中的一切浪費,如過量生產、零部件和操作者的無效移動和等待時間、低劣的制造過程、庫存和殘次品。形成了包括看板管理生產控制方法、全面質量管理、全員決策、供應商協作等一整套方法。 80年代初期,許多學者開始對JIT和MRPII進行對比研究,認為JIT和MRPII各有所長和不足。雖然,MRPII和JIT從哲理上,一個是“推式”,一個是“拉式”,是相互矛盾的,但卻不是不相容的。 MRP是相關需求計劃方法,根據市場預測和客戶訂單計算出未來的物料需求,可以編制出較長一段時間的生產計劃和外購零部件、原材料的采購計劃,它更適合用于企業生產和物料計劃的制定,作為生產準備的依據。 而JIT的基本思想是根據訂單的要求,對生產線已經消耗的物料予以及時的補充,它是一個更適合于生產車間的生產控制的系統。因此,可以將MRPII和JIT分別用于企業的生產計劃層和生產執行層的控制,以便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此外,MRPII的優點還在于它的集中式信息管理的機制,而JIT又彌補了MRPII在對具體車間現場管理、可視化管理等方面的不足。這一切啟發人們開始探討能否將MRPII和 JIT兩個系統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效果更好的、混合式的管理信息系統。 與此同時,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發展,很多企業突破了傳統的單一制造模式的框架,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展成為多種生產類型、多種生產經營方式的混合式的企業,支持混合制造成為企業管理系統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在此背景下,很多 MRPII軟件商紛紛在自己的MRPII系統中加入了JIT管理模塊,將一個“推式”的MRPII系統與一個“拉式”的JIT系統結合起來。在80年代末期,提出了MRPII與JIT集成的比較成熟的設想框架,即用MRPII系統作為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計劃方法,而將JIT系統作為計劃的執行手段,并用在線計算機代替了JIT看板,使這種混合系統更受到企業的歡迎。 (2)離散制造業中MRPII與JIT混合的幾種方式: 離散制造業企業不論是從企業的規模、生產的產品、生產工藝過程、生產組織方式和管理方式上都是千差萬別的。因此,MRPII和JIT混合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混合方式。 1)最終產品級MRP與JIT的混合 這是一種最為簡單的混合方式,經常出現在大規模多種經營的企業,在該企業中往往生產多種完全不同也不相關的最終產品。如某大型拖拉機制造廠,其主導產品是履帶式拖拉機,由于這種產品的生產批量很大,與該產品生產有關的幾個分廠包括總裝和主要零部件都是按流水生產方式組織的。但是為了充分挖掘企業的潛力,在生產好主導產品以外又開展多種經營,開發其它產品如特種車輛、專用農機具等。這些非主導產品的規格品種很多而批量較小,這些分廠不可能按大量流水方式組織生產,而采取多品種小批量按機群方式組織生產。 由此看來,這類企業生產的最終產品由于生產批量不同采用了兩種不同的生產組織方式。由于這兩類產品相互關聯很少,因此在生產過程中相對獨立,這樣在生產執行層的管理相對來說較為簡單。但是,在總廠的計劃層這兩類產品的銷售管理、主生產計劃和物料需求計劃編制、采購管理、財務成本管理等都是統一的。在ERP軟件功能的配置上,總廠管理層包括以上提到的銷售、計劃、采購財務等等環節采用標準的 MRPII管理功能模塊。在生產執行層(各分廠)的管理,主導產品(拖拉機)有關分廠采用JIT管理模式;而多品種小批量產品的生產分廠采用傳統 MRPII的車間管理模塊。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