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選型:前期調研不足導致的后果 |
發布時間: 2012/8/11 10:18:32 |
筆者畢業時從事的工作是給一家服裝企業做信息化負責人,主要負責公司的ERP項目。那時,由于服裝行業的ERP剛剛起步,所以,可以參考的成功案例比較少。故筆者在項目選型的過程中,犯了比較多的錯誤。最主要的就是項目選型之前需求調研不足,導致企業的許多需求都無法對號入座。
筆者在這家服裝企業上任后,企業一把手就要求我在半個月內開始實施ERP項目。那時,這家企業一方面是迫于投資方的壓力。因為ERP項目在我的上任手中已經拖了近一年的時間,都沒有什么進展。另一方面,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企業當時在國內服裝行業是數一數二的。隨著企業的發展,他們急需要一款好的管理軟件,來幫助他們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所以種種原因,促使企業快快上ERP系統。 迫于這種壓力,筆者不得不速戰速決。在沒有進行充分的前期需求調研的情況下,就草草的選擇了一款ERP產品。但是,當項目實施的時候,才發現企業的很多合理需求在這款ERP產品中難以對號入座。最后不得不進行二次開發或者采取折中的處理方式。 失敗一:時間不足難以進行詳細的需求調研。 筆者從接受企業的任命,開始進行ERP項目的相關工作,到跟ERP合作伙伴簽訂合同只有短短的一個星期時間。在這一個星期時間中,筆者根本沒有時間跟用戶進行充分的溝通,而基本上是在做兩件事情。一是對上任留下來的資料進行整理,看看是否有什么可以參考的內容。二就是跟ERP軟件供應商進行洽談,在聽他們的“宏偉大論”。所以,對于用戶真正需求,筆者了解甚少。這就導致來在ERP項目選型的時候,無法以事論事。 經驗教訓: 現在想起來,那時的我是多么的無知。從那次事件過后,給了我兩個深刻的教訓。一是“折子不能相信”。筆者那時由于過度相信前期收集的書面資料,而忽視了去傾聽員工的真正需求。這導致筆者的認識只停留在書面的層次上。這讓我在選型的時候,沒有抓住用戶的真正需求。像邊角料的管理、服裝色號的控制等等,在選型的時候,都沒有發現。二是即使時間最不足,前期的需求調研仍然不能夠忽視。否則的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前面時間雖然省了,但是后期項目推進就會到處碰壁。項目周期反而會延長。確實,后來由于很多需求在ERP系統中找不到現成的解決方案,為此,不得不進行很多二次開發,或者尋找其他的替代方法,則大大影響了項目的進度。 失敗二:需求無法對號入座,導致了大量的二次開發。 前期需求調研不足,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需要對ERP系統進行大量的二次開發。由于筆者前期對企業用戶的需求了解不夠透徹,在選型的時候,基本上不是按用戶的需求在對ERP軟件進行選擇。而是按自己的主觀印象與以前的機械制造業的ERP項目經驗在對ERP軟件進行過濾。這導致了服裝企業很多特有的需求,如對于服裝大小號、色號的管理,如對于服裝計件工資的需求,如對于流水線生產工藝的管理等等,都沒有深刻的了解。若讓筆者現在重新對ERP系統進行選型的話,筆者就會把這些需求一一列出來,然后讓對方在軟件中進行模擬。只有這些主要需求大致能夠實現,筆者才會考慮采用這款ERP軟件?上У氖牵莻時候由于考慮欠周,導致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這些需求大多要通過二次開發實現。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