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電子商務分銷商爭奪戰 |
發布時間: 2012/9/6 10:09:55 |
電子商務,從懷疑到肯定,二十一世紀的最初幾年我們充分見證了互聯網給日常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特別是05年之后,隨著國內互聯網普及化和網民數量迅猛增加,電子商務企業長期深耕積累的能量,在此刻終于得到了爆發并一發不可收拾。
縱觀國內電子商務市場,不得不提及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網站。作為國內這一領域的商業領袖,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和淘寶網分別占據著B2B市場58.9%和C2C市場超過59%的份額。不需要特意去討論這些數據的嚴謹性,從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能真切的感受到阿里巴巴和淘寶的影響力。在傳統市場領域,取得如此高的市場占有率企業早已可以安枕無憂了,但是在風云變幻的電子商務市場,這樣的優勢顯得岌岌可危。互聯網是一個生產奇跡的場所,馬云深知這一點。現在有許多充滿夢想的創業者在電子商務領域尋找機會。在這個給一個杠桿就能撬動起整個市場的互聯網時代,阿里巴巴在領先與競爭之間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B2B和C2C這兩種商務模式很依賴于大平臺,一個優質平臺在資源整合和聚合力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在B2B中,平臺為企業提供擔保和評級并搭建健全而活躍的供求平臺。在C2C中,平臺聚合買方資源,為無力承擔巨額宣傳費用的個體商戶提供機會。
除此之外,一種叫做B2C的商務模式也在網絡中悄然誕生。比如2010年剛出來的實惠網(sfyh.com)就是一種B2B+B2C的商務模式。B2C,簡而言之,就是一種商家對個人的商務模式。和以上兩種模式不同,B2C對平臺的依存程度相對較低,商家自有的品牌效應能對自身信譽提供一定保障,且在宣傳投入方面也相對具備實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分銷商開始投身到B2C電子商務這一新通路的實踐中。電子商務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打亂了分銷商之間原有的區域壁壘,當這層授權銷售領地的保護膜開始變薄之后,不少分銷商變得擔心起來,而這種擔心的結果就是促使更多的分銷企業開始嘗試進入B2C電子商務這一市場。
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獨立B2C平臺在前期建立信譽和樹立品牌上確實困難重重,許多快速走近人們視野的品牌幾乎都是“用錢砸出來的”。更多的企業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前期的運作上不妨采取多平臺開花的方式:一方面建立獨立平臺培植品牌,蟄伏深耕;另一方面依托成熟的大平臺(如實惠網,卓越網等)完成銷量和品牌前期信用體系的建設,以達到足以建立起獨立B2C平臺的資金積累和品牌提升。
現如今,電子商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有志實現跨越發展的分銷商必爭的一塊領域。在這個看似春秋戰國的互聯網戰場中,如何尋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壯大的道路就成了進入B2C領域的企業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大生存問題。
最后套用百度李彥宏在《壹百度》上說的一句話作為結尾“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渠道企業在B2C電子商務領域創造奇跡。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