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共舞 |
發布時間: 2012/8/23 11:18:35 |
2011年被稱為“云計算實踐年”,是云計算從云端走向應用的一年,也是云計算技術日益完善的一年。在國家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各地積極布局、搶位發展,重點企業加快投資跟進,地方政府正在成為新一代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推動者。
2011年,云計算產業風起云涌,云計算產業鏈和生態系統正在加速形成和完善,打造云計算產業基地已成為高新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機遇。中關村首創“群對群”投資模式為云計算產業注入資金,強力助推北京云計算產業實現“祥云”騰飛。 2011年是國內云計算產業風起云涌的一年。相比2010年,經過一年的市場洗禮, 2011年云計算已經從高不可攀的概念逐步走向富有內涵的實際應用。盡管國外IT巨頭仍在引領風潮,國內產學研各界還處于學習和計劃階段,但已經顯示出其對云計算的關注和重視。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高校、研究機構、媒體,都紛紛加入云計算產業生態的打造中,積極推動中國云計算產業的快速發展。 地方政府積極推動云產業 “2011年,在國家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各地積極布局、搶位發展,重點企業加快投資跟進,地方政府正在成為新一代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推動者。” 在2011中國云經濟年會暨中國下一代數據中心高峰論壇上,賽迪顧問IT系統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喬巖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已有20多個地方公布了云計算產業發展規劃,相繼出臺了產業發展規劃、行動計劃,鼓勵建設示范試點工程,制定了土地、稅收、資金等方面的優惠政策,2011年云計算在地方的布局更為廣泛。 記者了解到,河南省高度重視云計算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并規劃通過3-5年時間建成產值超過100億元的云計算和互聯網數據中心產業園,打造中原經濟區“信息谷”。目前,國內外IT廠商正在河南大力推進云計算中心建設,在完善云計算產業鏈和服務體系等方面動作頻繁。2011年11月3日,云計算解決方案供應商CA Technologies宣布與紫光通和展開戰略合作,攜手打造河南鄭州“以工業級數據中心為基礎、以云計算平臺為應用支撐、以IT服務為核心的IT服務產業集群”,為鄭州市乃至河南省提供全面、持續的IT服務。 據合肥市經信委透露,合肥市政府已與浪潮集團達成初步合作共識,將共同投資建設云計算中心和新興產業基地。其中,云計算中心將探索國產信息化技術在云計算建設中的應用,提供醫療衛生信息化、智能交通、新型電子政務、納稅、金融等服務。此外,合肥市和浪潮的合作還將著眼于重點發展“三網融合”設備、高性能服務器及存儲設備、LED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合力打造一個立足華東、面向全國的新興產業基地。 近日,山東省濱州市政府也與浪潮集團簽署了共同推進云計算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同時舉行了濱州云計算中心揭牌儀式。雙方將在2012年3月底之前組建浪潮濱州公司。根據協議,浪潮集團3年內將投資5億元,主要為云計算中心軟硬件和濱州“新型電子政務云”及“衛生云”等工程項目投入,完成部分云計算制造產業向濱州的轉移。 此外,武漢市近日正式啟動云計算“黃鶴白云”計劃,發布首批云計算示范項目。武漢市信息產業辦負責人表示,爭取到2015年,武漢市形成500億元產業規模,建成國內重要的云計算產業基地。根據規劃,武漢市將在云計算方面發力,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力爭到2015年,在虛擬技術、云平臺、云存儲、云安全、云終端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培育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重點企業。 國家高新區力挺“中國云” 打造云計算產業基地成為高新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機遇。業內人士認為,高新區在選擇云計算提供商時應該力挺“中國云”。 “打造全球最大的云服務和終端產品制造基地”,這是成都描繪的云計算產業基地的宏偉藍圖。 根據成都日前出臺的《成都云計算應用與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成都將以天府新區和高新西區為云服務與終端產品制造發展聚集區,依托綜合保稅區建設成都國際數據保稅港,打造成都云計算產業發展基地。 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局長湯繼強表示,成都發展云計算產業,將吸引大量生產制造企業把研發中心建在成都,而成都高新區也將成為承載產業發展的核心載體。按照規劃,成都還將重點引進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智能終端制造企業,打造全球最大的云終端產品制造基地。 與此同時,西安也在云計算產業基地建設上不斷發力。西安高新區軟件園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正在實施“雙云戰略”。該戰略由“高新云”和“長安云”構成,“高新云”主要致力于整合西安高新區的內部資源,打造基于云計算技術的社會事務、企業運營平臺;“長安云”則統籌科技資源,打造基于云計算技術的公共服務平臺,涵蓋政府公共服務、通信、旅游、交通、醫療等社會生活各領域。兩者相得益彰,致力于將西安軟件園打造成位于“云端”的智慧新城。 作為5個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城市之一的無錫,在云計算產業基地建設方面已經有了較為長遠的規劃。據無錫(國家)軟件園管理中心產業發展部部長葉剛介紹,目前已出臺《無錫國家軟件園云計算規劃方案》,主要定位為云計算中心、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云應用孵化器)和物聯網信息云服務平臺,在應用產業鏈上,提供前端孵化、中間應用服務和后端的云數據中心。通過3-5年的努力,無錫高新區力爭成為華東地區云計算領域的核心集聚區。 2011年下半年,由濟南市政府與浪潮集團共同打造的國內首個基于自主知識產權云計算產品和方案構建的濟南云計算中心在濟南高新區落戶。據悉,濟南云計算中心的核心裝備全面采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這對于應對云時代帶來的信息安全新挑戰,構筑自主、可控、安全的云信息系統,提升我國信息技術水平,促進云計算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工業云立足行業應用成亮點 “2010年,云計算似乎還是一個概念。但在2011年,和云計算相關的技術、產品不斷豐富,云計算已經悄悄來到我們的身邊。”國內工業軟件領導廠商北京數碼大方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雷毅向記者表示,現在我國正面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采用高端的軟件工具,利用高性能計算非常重要,新技術對工業企業來說,在產品品質控制、產品創新等方面非常有幫助。 “對很多工業設計企業來說,一方面需要更好的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還需要將其成果快速投放市場。”雷毅認為,云計算無疑是工業軟件未來的發展方向,云計算的應用將使制造業信息化成為一個個標準構件,需要應用時“觸手可及”,“公共云”將使我國工業企業的社會資源實現共享化;诖,北京數碼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在業界率先提出“工業云”的概念,推出了云產品在線CAD服務, 雷毅表示,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深入和逐步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在工業軟件里,物聯網技術和SaaS產品已經開始廣泛應用。在云計算環境下,工業軟件領域國內外廠商的競爭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目前國內企業甚至已走在前列,未來完全有可能保持這種競爭優勢。 與此同時,國外工業軟件巨頭歐特克在2011年提出歐特克云。歐特克公司平臺解決方案和新興業務全球高級副總裁 Amar Hanspal在歐特克AU大師匯上表示,歐特克在中國推廣云計算,目的是在云計算和移動模式下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使普通公眾與設計軟件之間的距離變得觸手可及。 “實際上我們并沒有一個固定計劃,我們希望云計算的實現是一種演進而不是一場革命。在這方面要做的第一步是讓云計算對于客戶來說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是重要的補充。” Amar Hanspal表示,云計算的興起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多便利,今后歐特克在從傳統業務向云計算轉變時,將進一步平衡桌面的應用和云計算,并隨之調整相應的業務模式。 呈現五大發展趨勢 喬巖認為,中國云計算產業可分為市場準備期、起飛期和成熟期三個階段。當前中國云計算產業尚處于導入和準備階段,處于大規模爆發的前夜,呈現五大趨勢。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