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L 異構計算》發布AMD引領潮流 |
發布時間: 2012/8/17 15:03:05 |
《OpenCL 異構計算》中文譯本發布暨高等院校異構計算綜合技能及學科應用培訓(北京)在中科院軟件所舉行。作為目前國內第一本全面介紹OpenCL(開放計算語言)的專業指導書籍,此書的出版填補了中國在異構計算領域內的一項空白。同時,AMD (NYSE: AMD)不僅參與和支持該英文原著的編寫與出版,還致力于通過先進的理念、技術、和實踐推動異構計算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普及和發展。
![]()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信息處處長曾艷女士、AMD全球副總裁及院士Leendert van Doorn博士,AMD中國技術開發與合作總監楚含進先生等出席了此次活動。“異構計算正成為大勢所趨,這本書的出版是OpenCL在中國落地扎根的一個里程碑。”翻譯團隊代表,來自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并行軟件與計算科學實驗室的姚繼峰博士在致辭中表示。作為走在異構計算領域發展最前列的芯片廠商,AMD和國內高校聯合編寫了豐富的異構應用實例, 幫助廣大開發者更好地學習和掌握OpenCL,推動異構計算在中國的普及,,展現出其成為異構計算領域領導者的實力及決心。
![]() 作為業界公認的第一個異構計算開發語言標準,OpenCL 正逐漸被各主要計算平臺所采用。基于OpenCL開發的應用程序可以最佳地調用異構系統中的所有計算資源,,最大化發揮計算能力,真正體現異構計算的高效節能優勢。目前,作為全球唯一同時擁有CPU(中央處理器)和GPU(圖形處理器)精深技術的廠商,AMD推出的AMD Fusion APU能夠為OpenCL開發環境提供最佳平臺支持,是x86領域中實現異構計算的鼻祖之作。 APU革命性地把多核處理器和獨顯核心真正融合在一顆芯片內,在兼具兩者優勢的同時讓計算資源在CPU及GPU之間實現智能分配,真正實現“協同計算,彼此加速”。目前已有50多款由領先的軟件和網絡內容提供商提供的應用軟件正在利用APU 技術進行加速,并最終為用戶帶來全新的加速計算體驗,如針對APU優化的IE9給用戶帶來了更逼真的下一代網上沖浪體驗、優化后的暴風影音也正為用戶帶來更高清、平滑和絢麗的顯示效果。其中不乏基于OpenCL開發的應用實例。 大獲成功的APU正是基于AMD的異構系統架構((Heterogeneous System Architecture, HSA)。HSA 是集CPU、GPU及第三方IP于一身的開放式異構計算架構,它提供了一個就并行編程和基于OpenCL等行業標準合作的平臺,以幫助軟件生態系統建立在最新的計算方法基礎之上,最終實現高性能、低能耗的極致計算體驗。未來,AMD希望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采用HSA進行異構計算產品設計及基于HSA進行應用程序開發,將HSA推動成為業內統一的異構計算架構標準。據透露,在今年的AMD融聚開發者峰會(AMD Fusion Developer Summit, AFDS)上,將會有針對HSA的重要技術及合作信息發布。 與此同時,AMD也正在全球和中國積極建立并發展異構計算開發者社區,以影響更多的程序員、IT專業人員和草根開發者。通過建設交流和分享平臺,提供開源技術資源、開發工具等方式,AMD希望能夠幫助開發者更好地進行異構應用程序開發,以擁抱異構計算帶來的巨大機會。 “能夠參與編寫并為這本書譯成中文提供幫助,我們感到非常榮幸。” AMD中國技術開發與合作總監楚含進先生表示,“這本書旨在教導異構環境下的編程技巧,它適合不同水平的學習者。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高校OpenCL課程的教科書,幫助中國高校異構計算人才的培養。”目前,AMD已經在中國10余所大學進行了異構計算及OpenCL的授課和培訓,在其不斷推動和支持下,已經有老師陸續在各個高校開始相關教學。除此之外,AMD也分別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通用GPU應用等科研項目,助力中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建設及科研創新能力的提高。 異構計算被業界視為繼單核、多核之后的第三個時代,它將打破摩爾定律,有效解決能耗、可擴展性等問題,成為全球高性能計算領域中的一種重要新興模式。作為異構計算領域的先行者和領導者,AMD以其前瞻性的視野及不斷創新的技術優勢,在異構計算領域已經開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實踐和推動工作。未來,AMD希望能夠繼續為全球異構計算發展和加速中國異構計算普及做出貢獻,推動一個全新計算時代的到來。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