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ayc0"></ul>
    <ul id="mayc0"><center id="mayc0"></center></ul>
    <strike id="mayc0"><input id="mayc0"></input></strike>
    <ul id="mayc0"></ul>
  • 始創于2000年 股票代碼:831685
    咨詢熱線:0371-60135900 注冊有禮 登錄
    • 掛牌上市企業
    • 60秒人工響應
    • 99.99%連通率
    • 7*24h人工
    • 故障100倍補償
    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幫助中心>文章內容

    黃曉慶:中移動與中小互聯網公司在云計算發展中互補雙贏

    發布時間:  2012/8/2 10:41:51
    10月12日消息,一年一度的通信盛會“2010年中國國際通信展”于10月11日-15日在北京舉行。作為展會的全程合作媒體,鳳凰網科技對本次大會進行全程視頻、圖文直播。在期間的ICT中國2010高層論壇上,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黃曉慶表示,中國移動與中小互聯網公司在云計算發展中互補雙贏。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黃曉慶

    黃曉慶在演講中提到,中國移動作為一個平臺供應者,不會和一些非常有活力、有創新的中小型互聯網公司去競爭,而是互補。因為中小型互聯網公司也沒有能力建設云計算平臺,去提高服務器,也沒有能力在全國各地建數據中心。一個是基礎設施的需求,一個是創新的需求,都有可能達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融合點,黃曉慶表示未來互聯網的發展,會給整個行業帶來一個全新的融合,變成雙贏的局面。

    以下為黃曉慶演講實錄:

    黃曉慶:各位IT界的媒體朋友們,很高興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在云計算方面,我們中國移動所做的一些工作,同時,也談一下我們在這個領域發展的一些體會。

    首先,我們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云計算的發展。如果我們把時間拉回50年,我們就會發現在計算機科學這個領域里面,經歷了一場首先以創新推動市場,然后逐漸走向了,在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支撐下出現的PC時代。然后在網絡的推動之下走向了互聯網時代。

    實際上,在PC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的早期,整個工業界就已經在研究是不是可以用網絡來實現遠程運算的方法。我們在20年前,大家都已經提出了所謂的網絡集成的概念。但是由于網絡運算的速度,網絡的傳輸速度和當時所能運算的終端設備的圖形處理能力,都沒有達到一個非常有效的水平。所以當時的網絡運算的努力和創新,最后也就失敗了。

    今天我們看到在互聯網時代,首先由于谷歌所建立的一套新的運算方式,再加上網絡帶寬的增長,使我們今天云計算帶來了非常大的變革,就是運算從一個技術的設施建設逐漸走向了新型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IT的基礎設施,未來就是像自來水,像煤氣,成為是公共的基礎設施,像電網一樣,為人們提供運算的服務。

    傳統的運算模式是所有的運算的主要用戶自己建設運算的設施,不管看一個政府部門,還是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任何一個公司都有一個概念上的數據中心,不管這個數據中心是一臺服務器、多臺服務器,還是幾百臺服務器,還是分布于幾個地理位置的服務器,任何一個企業理論上講都有一個概念上的數據中心。

    當然,還有用戶,每一個員工理論上講都有一個終端設備。換句話說,先有了預算模式,實際上是自己挖井,自己喝水。但我們還是有網絡,我們對網絡依靠不是內部的需求,是外部的需求。現在我們有重合的基礎設施,有重合的技術要求,帶來的結果是什么?是耗能,是很難進行集中化的管理,很難進行規模化的經營,使所有的社會成本都非常高。

    所以我想在信息化的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就是把這些離散的云計算資源,變成集中的優化的規模化經營運算資源。

    云計算主要的服務對象我們有幾個重大的考慮,不管怎么樣,任何的企業,首先一定要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個用戶需求,可能一開始出現的,我們叫虛擬的運算,就是說很多傳統的運用已經建立在現有的平臺上,現在最好把現在的應用有效的移植到一個新的虛擬的平臺,這種情況下虛擬的基礎設施是最現出現的。

    現在看美國,早期的云計算的應用都是虛擬基礎設施,比較出名的就是亞馬遜,這些虛擬基礎設施的應用,會對行業準入門檻比較低。我只要購買虛擬的存儲,虛擬的設施,基本上很多應用都可以看到云計算里面。

    整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會逐漸的走向平臺設備和應用設備的發展方面。最終,一定會進入消費者,成為個人的云計算的發展。現在大家都沒有習慣把數據存在云里,或者存在云計算供應商中。就像以前古代沒有銀行,大家不習慣把錢存在銀行里,但以后會發現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會使用的一個服務。

    在我們云計算的主要商業市場發展當中,它需要非常重要的特殊的技術資源,是必須要首先建立的。這個技術資源首先是海量存儲的系統,這個存儲系統是特殊的為存儲而建設的一種系統。我們在云計算的里面,它跟我們傳統的存儲系統不一樣,是運算模式的存儲系統。

    我們看一個經典的云計算平臺,可以發現它是采用的標準服務器,存儲是一個應用,就是用一個標準的服務器做出巨大的低成本的存儲。這個跟我們傳統的IT市場的存儲、預算網絡完全分離的狀況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看到,包括像思科這樣的企業,已經進入了云計算的領域,它已經在技術上完全融合了。

    第二是分布式的處理系統。云計算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大量的服務器,把一個巨大的工作切成非常小的小快,對它同時進行預算。這種跟我們傳統的運算模式,和傳統的編程模式是不一樣的。傳統的編程,可能CPU的和,不會超過32個,16個,甚至更少。如果是上十億,上百億的數據單元,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結果,這是很難實現的。

    早期谷歌研究搜索的時候,他們就研究出來如果要把所有網頁,在100毫秒之內就能夠找到你想所找的東西,你可能要啟動3000臺到5000臺以上的服務器,對互聯網的網頁進行搜索。早期比較少,現在網頁的數量已經以百億來計算了。當然,現在的計算機又比當時的計算機快很多,但是無論如何這都是需要巨大數量的計算機來運算的系統。

    我們大家會發現,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應用,都需要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計算,不然的話很難實現。

    舉個例子,從電信運營商,從我們自身來講,我們有一個比較經典的應用,很多的客戶都會接觸到,就是我們的話費的查詢。話費的查詢,如果我們從一個單一的客戶來講,他是不多。但是把所有的客戶,所有的時間,所有的記錄都聚集起來,數量是非常驚人的。用普通的數據庫無法完成查詢,很多時候會發現很多運營商沒有辦法提供3個月以前的話費查詢。但是使用云計算的技術,可以把3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話費集中在數據庫里進行查詢。當然在其他行業,比如說銀行,比如說交通部門,去查你過去的歷史,這都是非常困難,這個非常難做,所以,云計算有可能是唯一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成本又不是很高的方法。

    在通信技術和IT技術,未來發展當中很重要的交匯點就是云計算的發展。云計算,首先它的平臺和算法,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離不開運算技術的發展。但是云計算如果要普及到社會,普及到企業,普及到各行各業,它也離不開非常寬大的,非常高速的網絡發展。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盡管我也很想把數據中心放到一個集中的位置,很多企業都在探討這樣的問題。盡管我們很多大型企業都希望把數據中心在全中國,甚至在全世界集中到某幾個固定的地方,比如像IBM,都曾經經歷過全球幾十個數據中心壓縮到幾個,來提高效率。

    但是沒有高速的,互相聯通的網絡,使企業分支機構有效的接入到這個數據中心這樣的連接是無法實現的。

    第二,如果我們要把云計算當成新的應用,那用戶的體驗必須要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要能支持視頻,還要能夠支持二維和三維的通信界面等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帶寬。所以我們說,它逐漸的有效使運算行業和通信行業,都需要非常高的速度的發展,來迎合這個時代的來臨。

    我們在想,云計算的時代的來臨,對我們這個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商業機會?第一,它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最有效的商業機會,就是讓我們有機會對整體網絡進行一個有效的改造。對用戶提供解答方案,進行重新的定義。傳統的通信運營商,都是提供管道作為主要的基礎設施的應用。在這個新的時代,我們要變成提供運算和管道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基礎設施,也就是有兩大基礎設施。

    在這些基礎設施以上,還是不能真正的提供一個良好的用戶體驗,還要加上終端的基礎設施。我們都知道,iphone的平臺給我們用戶帶來了用戶體驗是公認的比較優秀的。那我們可以看到,蘋果實際上提供了優化,是從硬件、軟件、應用一直到后臺的服務器,進行完整無縫的融合。這跟我們傳統的認知的多平臺,用戶界面的理念,是有一定的沖突。

    我們的研究證明,實際上每一個時代我們都會面臨一個用戶體驗的大發展的機會,我們記得當年PC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是DOS,完全是指令式的命令方法,必須是專業人士使用。當變成Windows的時候,使用的人都越來越多,也比較好使用。

    那Windows最后為什么成為統一整個PC工業界的唯一用戶界面,就是以統一的用戶界面贏得了所有用戶的學習需求,因為沒有人愿意學習兩次,所以在市場力量驅動下,一個統一的用戶界面就會出現。

    現在到了手機時代,觸摸屏的用戶界面成了熱點,一定會成為多廠商的用戶局面。假如蘋果提供軟件,那我相信iphone用戶界面會成為未來的Windows,但是由于它是單一廠商,就不可避免的讓位更開放,所有廠商都能使用的用戶界面和平臺。

    所以說網絡基礎設施,終端基礎設施和云計算基礎設施,就是未來三大基礎設施。

    傳統運營商在新的領域里面臨著很多機會和挑戰,我們再講一下機會。傳統運營商有巨大的用戶資源和網絡資源,還有運營的能力,還有和客戶之間的互信的東西。所以在進入信息的時代以后,這些基礎都是建設大的基礎設施和提供低成本服務的一個基礎保障。

    所以運營商在進入信息時代以后,必須有效的定位成預算服務的提供商。它也有很重要的一個機會,在這個里面來貢獻對客戶需求的了解,對運營的了解,以及對各種資源的優化。但是不可避免的,對于我們運營商來說是一個完全新的領域,這個領域里,講得簡單一點,就是我們今天還要有很多的合作伙伴,把這個基礎設施的建設問題要解決。

    可以這樣說,云計算的硬件基礎設施,實際上是不難的,實際上都是一些和便宜的服務器。但是要建成節能,建成我們傳統的一臺一臺的計算機購買,或者一個集裝箱、一個集裝箱的購買,這是一個完全全新的概念。

    像谷歌,都是自己去設計它的數據中心的電腦,自己設計集裝箱,微軟基本上也是做的比較一致,現在號稱第五代倉儲式的數據中心,沒有供應商可以做這個事情,對我們運營商來說,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件事情,要推動這個行業,逐漸的走向云計算的方案解答。

    第二,我覺得更難的地方,就是在關鍵的軟件,在全世界有很多開元項目,比如說像Linux一樣,也有很多的人想辦法去復制,像谷歌,云計算的能力,我們還沒有看到商業的、成熟的云計算的系統結構。從未來發展角度來說,由于運算系統跟我們傳統的交換機,傳統的路由器又不一樣。運算系統實際上和我們軟件的開發,和運用的融合,有巨大的環境關系。可能變成互聯網企業所需要每天面對的事情,那么我們要對人才進行全面的培養,對信息專家進行培養,這是我們面臨的一些挑戰和發展。

    中國移動,我們已經把云計算和云計算未來的發展作為中國移動未來的一個藍海領域。我們也做了在云計算方面的一些研究和云計算方面的一些規劃。在我們規劃里面,中國移動,首先我們企業本身的內部管理,我們本身的運營,內部的需求,就需要一片“云”。

    第二,我們要提供云計算的服務給我們的客戶,我們要有公共的云,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我們認為未來的發展,特別是未來的互聯網的發展,將會出現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這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就是我們和互聯網企業會形成一個新的有效的互動。

    中國移動就像所有的運營商一樣,是一個平臺供應者,我們不會和一些非常有活力的,有創新的中小型互聯網公司去競爭,我們也沒有這個能力競爭,但實際上我們是互補的。因為中小型互聯網公司也沒有能力建設云計算平臺,去提高服務器,也沒有能力在全國各地建數據中心。所以互相之間,一個是基礎設施的需求,一個是創新的需求,都有可能達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融合點,所以我們覺得未來互聯網的發展,會給整個行業來來一個全新的融合,變成雙贏的局面。

    在我們平臺研究上,我們中國移動在過去的3年,開發了一個“大云”計劃,準備采用開元,開放的軟件,來建設云計算平臺。我們希望把它逐漸變成一個大家都可以共享的API。我們知道云計算,如果我用了某一套系統建設云計算的平臺,以及云計算應用的時候,我們最關心的  是這些應用可以從一個運營商到另外一個運營商,從一個供應商到另外一個供應商,這樣就可像Linux一樣,以全新的國際化的開放平臺,這也是我們在云計算這個領域里迫切希望它發生的。現在美國亞馬遜有自己的(UPI,谷歌也有自己的UPI,希望我們未來中國云計算產業里是開放的。

    為了解決這些發展問題,我們也參加了很多標準化組織,一些關于云計算方面的標準化組織,包括一些重要的開元計劃,像Centos、像XEN。同時,在產業推進,中國云計算的產業聯盟,云計算專家委員會,以及全球的Opencirrus組織。同時,我們在一些重要的學術科研組織參與。

    從世界各國來講,云計算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對發展的重視。可能有很多人都了解,IT工業和通信工業,在全社會里是一個非常大的,耗能的行業。有人做過估計,一個有10萬服務器的谷歌服務中心,相當于一座中型城市的耗電。一臺服務器假如耗電200瓦的話,10萬個服務器可能相當于10萬個普通家庭,而且是24小時開著的,普通家庭不會24個小時都開著,所以是非常大的耗能行業。怎么把這個整個國家水平的耗能降低,云計算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美國政府,政府網站首先放在云計算上去,就是鼓勵所有的行業。像日本、歐洲,都在建立這些行業,所以政府對云計算的推動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們想提出,在未來的寬帶移動互聯網,在TD-LTE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帶領下,移動通信和云計算,將成為我們中國移動未來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也將推動我們中國ICT產業迅速的發展,謝謝大家!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中國五強!虛擬主機域名注冊頂級提供商!15年品質保障!--億恩科技[ENKJ.COM]

  • 您可能在找
  • 億恩北京公司:
  • 經營性ICP/ISP證:京B2-20150015
  • 億恩鄭州公司:
  • 經營性ICP/ISP/IDC證:豫B1.B2-20060070
  • 億恩南昌公司:
  • 經營性ICP/ISP證:贛B2-20080012
  •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0371-60135900
  •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0371-60135900
  • 專注服務器托管17年
    掃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0371-60135900
    Copyright© 1999-2019 ENKJ All Rights Reserved 億恩科技 版權所有  地址:鄭州市高新區翠竹街1號總部企業基地億恩大廈  法律顧問:河南亞太人律師事務所郝建鋒、杜慧月律師   京公網安備41019702002023號
      0
     
     
     
     

    0371-60135900
    7*24小時客服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