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萍:談云計算 物聯網的計算機取證 |
發布時間: 2012/8/2 9:47:13 |
OWASP 2010中國峰會將于今天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酒店召開,以“大融合時代應用安全”為主題,希望通過本次會議能夠更好推動應用安全技術在國內的發展。本屆年會將圍繞應用安全的相關領域,在“應用安全威脅”、“安全開發流程”、“代碼安全”、“安全測試(滲透測試)”、“各行業應用安全需求及技術”等多個方面開設培訓和演講專題。
OWASP中國從2007年成立至今,一直秉承引入、吸收、創新的思想,積極投身于中國互聯網應用安全領域。從OWASP十大安全威脅引入,到OWASP安全測試指南的在中國實際應用,積極的推動了應用安全領域的發展。下面是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丁麗萍發言實錄: 各位來賓大家好!計算機取證的研究就是在計算機系統以及相關外部設備中獲取 一些犯罪證據,這個學科是法學和計算機科學的一個交叉學科,從技術的領域來說最新的研究就是基于系統和外圍的設備,最底層到了BIOS的取證 ,再往上是操作系統的取證 ,然后是應用層的取證 ,最后是相關的設備。 BIOS曾經做出一個基于某個形象BIOS木馬的植入以及對木馬的防患。基于操作系統的取證最早是我在做的,基于操作系統無非 是基于日志的取證 ,系統調用的取證等等。應用層的取證 就是Office取證 ,e-mail取證 ,網絡跟蹤 ,和版權保護的取證 等等。相關設備的取證 也很多,比如打印機,打印機中可能留存犯罪分子曾經打印過的東西,比如數碼相機,比如電話,比如各種信用卡。 既然它是個交叉學科,我們不能光從技術上研究,從法律上要回顧一下國家和計算機相關的法律有這樣幾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的暫行規定》,刑法的285、286、287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 法》,這部法承認了電子證據具有司法效率,所以使得這個領域的研究更加得到國家的認可。從技術方面,最早提出的主動防御策略促進了這個領域的發展,在03-05年出現一些國家級的課題和研究的文章,2000年公安部確定以辦理計算機犯罪 案件為主線,以電子數據證據為核心,目前提出了計算機取證 的研究。04年在北京召開首屆計算機取證技術研討會,當時我還是警察,這屆研討會非常的熱烈,大家熱情非常高,說要成立一個協會和交流的平臺。后來我們就成立了一個電子學會下的計算機取證專家委員會。第二屆取證技術研討會是在新疆,以網絡反恐為主題召開的。第三屆即將在上海舉行。 我的話題是新型網絡 下的計算機取證 ,就是云計算、互聯網、“三網融合”的網絡模式下計算機取證如何發展。 云計算為計算機取證帶來一些機遇和挑戰,云計算自身存在一些安全威脅,計算機取證里面因為有安全威脅,而且防護措施無法防護的時候,事情已經發生了,事后我們要提取這個事情怎么發生的。所以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在云計算環境下安全威脅有哪他。云計算環境下安全威脅是三個方面,一個是云計算服務者自身的,第二個是云計算引發的,第三個是云計算的便利帶來的威脅。云計算給計算機取證帶來很大便利,我們可以基于IaaS提供的條件,建立專門的取證服務器,當案件發生需要取證時,克隆 該服務器并使得克隆 后的服務器磁盤 對取證 服務器開放。無需臨時尋找存儲設備,并花時間等待其啟動并進入使用狀態,從而大大降低成本和縮短時間。 物聯網也有一些安全威脅,它的安全威脅是由網絡世界延伸到物質世界,加大網絡安全防范的范圍和治理難度,安全威脅通過網絡擴展到眾多節點。大家知道這些節點五花八門,比如說一個汽車、一個電冰箱,這些都是物聯網的節點,你要保護它的安全性就非常困難。同時我覺得安全威脅由物聯網自身放大到了云計算這樣一個體系,因為物體的信息處理是要傳到服務端處理的,所以安全威脅更加復雜,難度 更大。 “三網融合”使得網絡入侵 取證 的范圍更為廣泛,取證 由原來的計算機網絡擴展到了電信網和廣電網,應該研究網絡融合的原理,融合后網絡犯罪的新特點,從而找到計算機取證 的新技術、新方法。 我的報告就這些,謝謝!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