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院士周松年建言中國云計算發展 |
發布時間: 2012/8/2 9:15:27 |
國慶前夕,周松年再次踏上祖國的土地。不過,這次他的行程有些特殊。應國務院、歐美同學會的邀請,50名成功華人代表來華座談,共同商討包括云計算、新能源、節能環保等在內的多個領域的國內外發展現狀與趨勢。作為PLATFORM公司的CEO,同時也是加拿大工程院的院士,周松年特別就中國政府的云計算戰略規劃提出了自己的建議。9月30日,周松年就此還接受了IT168等媒體的采訪,分享了他對云計算及中國相關產業發展的許多獨到看法。
什么是云計算 在1987年從伯克利大學博士畢業時,周松年的論文就是大規模分布式計算機系統資源共享,而這與今天的云計算在系統結構和基本思想上是一脈相承的。因為云計算就是要將大量分布式的和高性價比的計算機、網絡設備和存儲資源集成管理,以支持各種應用軟件,通過互聯網向廣大用戶提供優質低價的服務。 之所以云計算在最近這幾年才興起,取決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技術到位,包括互聯網Web2.0、廉價的工業標準化服務器和存儲以及虛擬機技術等。二是傳統的C/S架構已經走到盡頭——應用變化加快,服務器數量越來越多,異構IT變得愈加復雜,系統構建與響應速度太慢,資源利用率只有10%左右,電費成本越來越高,這些問題使得企業CIO們急需一種可以“提高IT靈活性,降低成本,簡化”的新模式。 周松年認為,云計算的用途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類似Google提供的Web應用服務,用戶無須知道計算資源在哪里,只要通過一個瀏覽器,就能獲得相應的搜索、Mail、地理信息等服務,Google的云服務實際上從2004年就已經開始。另一種則是大規模的資源共享,比如在高性能計算、技術計算領域已經成熟使用的大規模分布式系統,如芯片設計、汽車模擬都要動用成千上萬臺計算機的資源,而這類高性能計算應用已經有15年的歷史。“雖然高性能計算領域一般不用虛擬機技術,因為應用很容易把機器資源用滿,但與Web服務類似的是,HPC也需要大規模資源的自動化共享與管理,因此是一種適用于企業內部的‘云’。就象人要從猿一步步發展過來,高性能計算也經歷了機群、網格和云計算的階段。” 企業小心“云陷阱” “云不是一種產品,而是一整套的環境,是企業的一部分,就象你的家一樣,房子、家具、人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家。因此,云只能建立,不能購買。”周松年如此這般地評價當前的云計算市場,他認為,沒有一家公司可以賣云產品,市場上有的只是可以在云里用的相關產品。 談到私有云方案的選擇,周松年表示不同的企業用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要求和規模來選,IBM、微軟、VMware都有自己的專長,不可能一家獨大。對一家大中型企業而言,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就事論事,根據具體業務情況來選擇上述不同廠商提供的云方案;另一種是企業自己定標準,比如中國移動,建立自己的開放的云。 他告誡CIO們,要非常小心“云陷阱”,不要輕信和過分依賴于任何一家廠商,因為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滿足企業所有的需求。為此,企業在構建云環境里,一定要從自己的業務開始著手,而不是技術,進而構建起“異構、開放和可擴展的云”。 談到PLATFORM公司在云計算領域中的定位,周松年表示,云的核心是管理,即實現分布式資源共享管理和作業負載管理,這也是PLATFORM做了18年的業務,使得PLATFORM成為當前開放領域最成熟的云計算管理軟件廠商。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