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煒:上海發展云計算 條件“得天獨厚” |
發布時間: 2012/8/1 10:18:12 |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5個城市將先行開展中國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
試點示范工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重點內容:一是推動國內信息服務骨干企業針對政府、大中小企業和個人等不同用戶需求,積極探索SaaS(軟件即服務)等各類云計算服務模式;二是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聯合,加強海量數據管理技術等云計算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三是組建全國性云計算產業聯盟;四是加強云計算技術標準、服務標準和有關安全管理規范的研究制定,著力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對此,賽迪網記者采訪了上海市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孫德煒。他表示,目前,在云計算領域,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雖然是存在的,但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畢竟我國的市場規模很大,還是有很多機會和可能存在。他還表示,我國確實有必要制定云計算國家級規劃,但并不是計劃。
上海發展云計算 條件“得天獨厚”
云計算,即一種基于因特網的超級計算模式,在遠程的數據中心里,成千上萬臺電腦和服務器連接成一片電腦云。因此,用戶可以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云計算可以讓你體驗每秒超過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將改變現在電腦“機箱+顯示器”的模式。
孫德煒對記者表示,云計算必然成為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上海在云計算方面的發展是有一定基礎的。目前,上海已經有了一些云計算的應用,包括在企業和社區中已經都有所應用,因而,便于出現一批云計算的示范工程,有利于獲得云計算的發展經驗。上海一直比較強調國產自主創新的基礎軟件,并且與行業解決方案相聯系,因此,他相信上海是有理由做出一批云計算示范工程的。
市場和企業應主導云計算產業發展
8月17日下午,上海正式發布《上海推進云計算產業發展行動方案 (2010-2012年)》三年行動方案,即“云海計劃”,按照這個計劃,上海將被打造成亞太地區的云計算中心,并為全國提供優質的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
同日下午,“上海市云計算產業基地”正式揭牌落戶上海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成為上海云計算產業的中心地區,按照上海的規劃,全上海的云計算產業資源都將在今后向這一基地集聚。上海市政府的一系列舉動可以說是為了企業的云計算發展“修橋鋪路”了。
在由誰主導云計算發展的問題上,孫德煒認為,應該由市場和企業來主導云計算產業發展,而政府在其中應該起到助推的作用,并規范市場的行為,規劃產業發展的“大方向”。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政府可以出面推動一些云計算的示范工程,是概念真正實現出來,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可能會誕生出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出來,因此,政府通過政策措施和示范工程來推云計算產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中外企業云計算差距并非遙不可及
目前,很多國外大型IT企業在云計算方面可以說已經開始了全面布局,并且有的已經將其觸手伸向了中國。首先,我們先來看英特爾、微軟、IBM這三大巨頭的動作。
10月28日,英特爾發布了“2015年云愿景”,準備在云計算方面制定相關標準,并計劃借助其組建的“開放式數據聯盟中心”確保所有設備可以互操作。同時,本月2日,英特爾在中國又重新公布這一戰略,并將阿里巴巴、百度、網易、中石油、盛大、騰訊、中國民航等企業拉入聯盟。 10月29日,微軟在美國總部召開“云戰略”大會,向外界正式公布了獨立的云計算開發工具。 11月1日,IBM宣布,將大幅調整公司云計算戰略,希望這一業務能成為公司未來長期發展的主流。
在對于“西方云”的看法上,孫德煒認為,目前,在云計算領域,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雖然是存在的,但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畢竟我國的市場規模巨大,還是有很多機會和可能存在。我國企業在云計算領域,一方面應與國外廠商進行合作,吸取他人長處。另一方面,我國企業也不能放慢自主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前進的步伐。
我國應制定云計算領域國家級規劃
由于云計算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國在云計算領域尚未達到統一的標準,缺乏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目前,雖然云計算試點城市已經公布,但是扶持政策尚未明晰。
孫德煒認為,我國確實有必要制定云計算國家級規劃,但并不是計劃。云計算產業還是應由企業和市場來主導,而政府則要在其中有一個方向性的指導,以確保市場行為的規范,從而促進我國云計算產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