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劃算與分眾O2O模式或是噱頭 二維碼支付影響購物體驗 |
發布時間: 2012/7/30 16:33:45 |
隨時隨地就可以購物的時代將來臨,在電梯里或者地鐵站,只要用手機一刷就能實現購物,這樣的購物您會喜歡嗎?
近日,聚劃算、支付寶和分眾傳媒共同宣布,在全國3萬多塊分眾傳媒的顯示屏上嵌入聚劃算的團購產品二維碼,目前,杭州、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七個城市支持這一服務。智能手機只要掃描二維碼就可完成團購交易。用戶可用裝有支付寶的手機,拍攝分眾屏上顯示的聚劃算服務的二維碼,隨即支付、消費。 最新的分眾電視呈現的商品都有一個二維碼,只要在手機中裝上支付寶客戶端,并打開其中的“悅享拍”掃描,就可以現場支付購買,且同時將貨物送到指定的地點。 聚劃算與分眾O2O模式或是噱頭 二維碼支付影響購物體驗 IT商業新聞網了解到,不可否認的是,分眾傳媒與支付寶、聚劃算的合作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但二維碼這種購物方式能否得到消費者認可,能產生多大的效果,都有待市場檢驗。 聚劃算在線下無引流價值 與分眾合作走O2O路線或停留在概念 分眾傳媒 CEO 江南春表示,傳統模式下,從廣告展示到商店真正消費,往往經過多次跳轉,而通過這個方案,我們讓消費者在看廣告產生沖動的同時,可以直接形成銷售和支付。 經緯創投分析師郭穎哲談到,“這確實能進一步鼓勵沖動消費,分眾傳媒與支付寶、聚劃算的合作也許真能行得通,但是,我是不會用,因為買東西還是要三思而后行。”相信有很多消費者跟郭穎哲有同樣的觀念。 有分析認為,此次分眾傳媒與支付寶、聚劃算的合作被看作是江南春布局Q卡項目失敗后,在O2O領域的再一次試水。 此前,分眾旗下最具O2O模式形態的Q卡項目被認為是江南春的第二次創業。他曾興致勃勃地表示,將把Q卡和分眾互動屏變成中國最大的促銷優惠信息的互動傳播平臺。Q卡的推出,在幫助品牌廣告投放的同時,也為受眾獲取品牌促銷、優惠信息提供了方便,但是該項目進展并不盡如人意。 于是,業內猜測O2O成為分眾傳媒 “觸網”的新契機。易觀分析師陳壽指出,這是O2O的典型應用,主動推送的能力和支付寶的便捷支付結合,足夠本地化,足夠聚焦,相信消費者會喜歡。 所謂“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商務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 然而,也有業內人士指出,O2O目前僅僅停留在概念化,沒并沒有實際意義。 “此案例說明分眾的Q卡模式已經失敗,讓位于二維碼,聚劃算采用拍二維碼購物再生成二維碼憑證這個O2O模式的產業鏈太中心化,只能說為江南春的O2O探探路,因為聚劃算在線下毫無引流價值,引流的是江南春的分眾,這個O2O模式要成功的核心在于碎片化,而聚劃算恰恰在這個模式下最先被革命掉。”上海翼碼業務支撐總監張波說道。 二維碼支付影響購物體驗 在聚劃算與分眾的合作中,由支付寶提供移動支付與二維碼技術。 二維碼最早發明于日本,它的主要特點是可存儲的信息量大且方便。日本和韓國是二維碼在電子商務領域運用較成熟的國家。在韓國,二維碼有一個有趣的稱謂“Magic Code”(魔碼),頗有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意味。日本的二維碼應用更為廣泛,名片、戶外廣告、雜志、產品包裝上,到處都印著二維碼,人們可以通過二維碼獲得非常多的應用。 在國內,二維碼剛剛起步。做二維碼的企業對這項技術高瞻遠矚,非常有信心,然而現在二維碼在國內的應用和消費者依然小眾化。 安迪公關CEO沈志勇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二維碼在國內也炒了一段時間,但是影響力一直有限,也沒有真正重量級的應用。但是,現在支付寶等的介入應該會加速二維碼在電商領域的應用普及速度,但是對其前景不太樂觀。二維碼充其量也就是作為一個入口,人們需要的是更多的購物體驗,二維碼帶來的體驗有限。 匯商華邦基金品牌總監宗寧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不看好分眾傳媒與支付寶、聚劃算的合作,如果價格炒得很高,沒有性價比,也就喪失了聚劃算的意義了。 對此,分眾方面表示,價格太貴的產品肯定不能吸引消費者,“目前會努力把價格維持在200元以下。” “購物體驗很重要,消費者對商品的比較和對比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而二維碼則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宗寧說道。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