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硬件防火墻在測評的六大誤區 |
發布時間: 2012/7/11 10:21:34 |
硬件防火墻測評并不總是萬無一失,本文整理了產品用戶在硬件防火墻測評中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誤信含糊實驗條件的驚人數字 親閱過無數防火墻產品廣告,一個個白紙黑字標稱的4G吞吐量讓人炫目,但如果把“64字節小包”、“線速”、“堅持幾分鐘”之類字眼拋出來,銷售人員就會對吞吐量自己先變的吞吞吐吐起來。所以不能輕信廠商提供的各項數據,必須拿標準實驗條件的測試結果來比對,或者重新搭建環境親自來測試。 誤區二:喜歡數字,而不考慮可管理性 在測評中,用戶往往過多地關注性能數字,但對于實際的網絡安全管理來講,兩種產品間2%的差異、5%的差異就算10%的差異,真的能帶來本質的區別么?一臺防火墻配置界面操作是否方便?有否完備的日志管理功能?本墻能否存儲日志?有無月度CPU、內存統計功能?可否方便查詢已配策略……比起性能數字來,測評這些看似不切主題,但這種問題可是“誰用誰知道”! 誤區三:關注花哨功能,卻不了解性能的隱憂 這年頭的防火墻,功能都是多多的,訪問控制、防病毒、入侵檢測/防御、VPN,叫功能異構也好,叫統一威脅管理也好,像個雜貨鋪一樣。說這些功能 “花哨”,是因為它們啟動起來,對硬件資源性能的吞噬能力超乎人的想象。所以,擬定測評方案時就輕易不要把這些列在功能項里了吧? 誤區四:不能科學看待高性能硬件架構 硬件防火墻的性能高下離不開硬件架構種類。所謂高性能硬件架構,是對應于X86的傳統工控機架構而言的,常見的有NP、ASIC等。對于高性能硬件架構,我們既不能不關注,也不能迷信。但關注的同時,又不能過分推崇“NP”“ASIC”,因為,最強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和最適合你的。 誤區五:不結合自己網絡特點考慮,不結合自己的安全戰略考慮 脫離了用戶自身的網絡環境特點來測試防火墻是很不科學的,不基于自己安全戰略設計防火墻測試指標,更是背離了產品應用的初衷。網絡特點告訴用戶自己的網里在跑什么樣的包,構成成分、多大、什么協議。安全戰略告訴用戶防火墻買了是為了做什么,要怎么部、怎么配、怎么管。我們要為了“部”、“配”、 “管”而“選”而“測”。 誤區六:不警惕測試中的作弊行為 產品銷售與購買屬于商業行為,商業就不得不提防欺騙,在測試中則是要警惕作弊行為。假設極個別廠商制作了專門用來測試的高性能“競爭測試版”產品唬人,假設極個別廠商在設備內作一些手腳(如用網線直接連通),那么整個測試結果就會對其他誠信的廠商很不公平。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