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搶奪歐洲杯陣地快流量商業模式待解 |
發布時間: 2012/6/21 14:08:45 |
隨著歐洲杯的火熱進行,四大門戶又掀起了新一輪的資訊大戰。與此同時,眾多公司開始布局移動互聯網,手機入口成為下一個爭奪的熱點。
在歐洲杯期間,大量的足球類應用密集上線。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門戶網站的日漸式微,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入口正在給創業者提供新的機會。
開發者瞄準體育賽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安卓、蘋果iOS平臺多個應用商店發現,目前僅這一細分領域就有數十種App(應用)上線運營。 安卓平臺應用 “我們的歐洲杯”的開發者——蘇州新科蘭德科技創始人卓磊向記者表示,在上線短短幾天之內,該App下載量已超10萬。 據了解,“我們的歐洲杯”是一款足球信息類應用,可以提供2012年歐洲杯的即時比分、現場文字直播、賽程賽事介紹,以及球隊、球員信息、新聞信息等。 “目前,已經有多家開發商針對歐洲杯推出了產品,大家都希望借助這個絕佳的機會拉升下載量、提升開發商的知名度。”卓磊說。 他同時指出,僅僅依靠市場熱點開發應用很難維持產品熱度。“我們的計劃是打造一個聚合數據平臺,借歐洲杯的機會先將產品推出市場,然后再根據倫敦奧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的召開不斷更新產品版本,未來升級為綜合性的體育社區,在數據、資訊上引入NBA、中超、亞冠等熱門體育項目,不斷擴大用戶規模。 蘋果iOS平臺開發商Chlova聯合創始人馮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Chlova推出的足球類應用“看球啦”于5月末上線。與其他針對歐洲杯推出的產品不同,“看球啦”將主攻足球這一細分市場,在歐冠結束后繼續加入五大聯賽、中超、冠軍杯等足球賽事的數據支持,支持用戶標記感興趣的比賽、添加喜愛的球隊并關注,還可以實時推送比賽信息。
“這款應用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主打產品,我們獲得了歐洲數據提供商的授權,并為此支付了昂貴的費用,從而保證獲得賽事情況的第一手信息。”馮馴說。 門戶網站插足 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智能手機網民規模達到1.9億。有分析人士指出,2008年北京奧運將互聯網媒體推向主流媒體地位,而2012年倫敦奧運會,移動端將成為門戶爭奪的戰場。為此,各大門戶網站也在加緊移動互聯網入口的布局。搜狐新聞客戶端日前就推出了獨立的App產品。
搜狐新聞客戶端負責人表示,由于本屆歐洲杯賽事均是在北京時間凌晨進行,搜狐新聞客戶端定推送信息,同時,用戶可以通過即時新聞了解歐洲杯資訊。
騰訊則加緊了資訊與手機瀏覽器的綁定。據了解,騰訊在Android、iPhone、iPad三大平臺的QQ瀏覽器上植入了歐洲杯賽事的直播、轉播、資訊,構建一站式平臺,同時與騰訊網、騰訊視頻等形成立體化報道。
有眼球的地方就會有收入。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瞄準重大體育賽事的App顯然是緊盯熱點,期望短期內用戶和流量迅速上升。但問題是,何時才能獲取回報?
卓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與手握雄厚資金的互聯網大佬不同,對于移動互聯網的開發者來說,沒有前期的廣告鋪墊,如何讓產品脫穎而出是最大的難題。“目前獲得收入的普遍做法是,在應用中內置廣告條,靠廣告的瀏覽量獲得收入。不過,即使是一款下載量達到幾十萬的應用,在歐洲杯期間也最多只能賺到幾萬元的廣告費。” 互聯網資深人士洪波指出,互聯網公司及開發者推出針對歐洲杯的應用產品,是希望利用熱點事件進行產品營銷,但營銷過后能否留住用戶才是真正的考驗。“隨著微博等社交化媒體的興起,人們獲得資訊的途徑越來越多元化,這使得互聯網門戶的作用逐漸減弱,所以互聯網公司和應用開發商都在搶奪新的流量入口。”
“但是,入口是什么?沒有人知道,只有不斷地去嘗試。在這個過程中,將產品做得更專業、使用戶保持興趣的創新性的公司將會勝出。”洪波說。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