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豪:中美互聯網創業模式大不同 |
發布時間: 2012/6/20 16:46:04 |
我們看看美國的成名互聯網公司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Pinterest,Path,Foursquare,Square,Google,基本是有很多共同點:
1. 創始人非常年輕,基本成名不到25歲 2. 技術出身 3. 每年都有新公司出來,基本都有機會變成大公司,或是賣得好價錢 同時我們對比一下,在中國是如何的情況? 1. 創始人成名時基本是32-35,現在老大們都4x了 2. 非技術出身為多 3. 很多新公司出來,但基本都死掉,很少有做大的 我們得問一句,為什么差異這么大? 美國創業你需要的是創意和技術,中國需要的執行力,對于執行力,我個人見解如下: 1. 運營能力 2. 資源整合能力 3. 產品策劃能力 4. 資本運作能力 總之簡單一句,美國是產品為王,中國是運營為王,所以美國創業者非常年輕,因為這是產品需要的,中國創業者年紀較大,這是運營需要的。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技術創業者在美國吃香的原因,因為是產品主導成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美國從小就鼓勵創意獨立思考,所以美國技術人都是又有技術又有想法的牛人,但中國的教育下,出來的是技術牛人,但大多沒有很好的想法,更不要說懂商業運營了,所以你可以見到從網易搜狐出來很多成功創業的人,但百度這種技術為王的公司就很少成功案例。 那為什么美國不斷有新公司能出來?而且都能做大? 1. 生態圈問題 美國有一個以硅谷為首的創業生態圈:天使投資人,風投,科技博客,孵化器,人才等 另外,由于微軟在干掉網景后被全世界搞了10年的壟斷公司,所以現在沒有大公司敢這樣打壓新創公司,給予足夠的成長空間,而且愿意高價收購,讓投資人有推出機制,自然形成良好創業環境 2. 心態問題 美國人在創業的態度主要的追求改變世界的夢想,很多人創業成功后還會在一個小車庫從新辛苦創業,由于大家理念一致,很多人愿意不求工資一起組團創業。 中國人對創業更多是對個人理想的追求,對成功的定義基本是上市,大家也不太愿意減薪加入創業團隊,有太多的顧慮。 總結 在中國互聯網創業遠比美國難,但我相信這些難點不能阻擋真正的創業者。我有一個夢想,希望建立一家公司,并作為一個平臺,讓中國的年青人能在里面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法,我希望錢方正是這樣的一個平臺。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