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數據中心基石上的云愿景 |
發布時間: 2012/9/13 17:41:30 |
目前IT業界漸漸認識到了開放的架構和開放的生態系統將是推動云計算.發展的關鍵動力,而在有了這樣的共識后,不少IT廠商和企業用戶都把目光投向了英特爾,這一方面是因為后者曾經借助開放架構和開放生態系統的優勢成就了在服務器市場的優勢地位;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它所提供的產品和技術的特殊性,這就好比要看一輛車的品質如何首先要看它的引擎一樣,英特爾提供的處理器平臺如今已成為大多數計算設備的引擎,而由這些設備及其上的應用構成的云計算.平臺表現如何,還是得看它們的引擎是否夠強勁,以及是否針對云計算.的應用需求進行了優化。
不負業界期望,英特爾公司于2010年10月正式發布了包括三大要素的2015云愿景。雖說“愿景”一詞總容易讓人聯想到與它大致同義的“目標”和“設想”,可細細看來,英特爾的這個愿景卻絕不是這樣簡單,它并非一個很美妙但又讓人感覺很遙遠的空中樓閣,而是實打實地設定了一個具體的、可行的階段性目標,而且它蘊涵的三大要素,也完全可以視為具體的行動綱領,或是方向明晰的技術創新路線。 根據英特爾的官方簡要說明,其2015云愿景中的三個要素——“互通”、“自動化”與“客戶端自適應”分別強調了云之間的數據共享、云運行中的自動化管理和能效提升以及云與終端設備的協作互動。那么,切換到云的構建者和應用者的角度,它們又能帶來哪些實在的好處呢? 從這個角度來看互通,或許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數據和服務的交互與溝通,這種交互與溝通應該不僅存在于某個企業自身擁有的不同云之間,也應存在于每個企業與外部云平臺之間,這樣才能避免在云計算.時代形成新的信息孤島或壁壘。不難想象,一個在多樣化的云之間能夠充分且高效互通的云計算.時代,會是一幅怎樣的情景,或許真正意義上的數據與知識共享,將在這個時代實現。 再說自動化,自動化的意義在于在盡量減少人工干預和參與的情況下根據應用需求分配計算和服務資源,提高響應速度和系統能效,而其功效,簡而言之就是要讓云計算.平臺的擁有者或云計算.服務器的提供者獲得最佳的應用效果與投入產出比。 最后來說客戶端自適應,這可不僅僅是讓云平臺被動地根據訪問它的用戶所使用的終端類型,來提供能與之匹配的服務形式或應用界面。而是要讓它主動利用客戶終端的特性來獲得更高的效率與更好的體驗,事實上,這種模式不論對云計算./云服務的提供商來說,還是對普通用戶來說,都是更為經濟和高效的,因為它對雙方計算力的發掘和利用都更為充分。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